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实现形式:作用机理、主要障碍与政策体系

被引:8
|
作者
周振 [1 ]
机构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混合经营; 治理体系;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23.08.006
中图分类号
F321.32 [集体所有制];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混合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新实现形式,即在传统集体经营基础上导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其他经营形态,这种方式能通过产权激励、要素配置、践行集体经营公平价值等方面,收获资源协同效应,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过,由于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在产权特征、组织成员、决策机制、分配方式、规则认同、个体与组织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混合经营可能会引发集体利益被侵占、农民利益受损的风险。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破产难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范围受限、集体所有权弱化和集体经济发展资源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不健全,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发展。要辩证看待农村集体经济混合经营的优势和不足,既要积极推进混合经营,也要建立适宜的治理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此应对相关风险和问题障碍,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释放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