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生视野下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规划方法——以厦门本岛立体绿化专项规划为例

被引:30
作者
董菁 [1 ]
左进 [1 ]
李晨 [2 ]
范大林 [3 ]
吴元君 [3 ]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城市再生; 高密度城区; 生态空间; 屋顶绿化; 潜力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空间缺乏、布局支离破碎的问题,从规划层面分析了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屋顶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联动互补,是针对城市高密度地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的约束条件下,建构生态空间网络的有效途径;并以厦门本岛为研究区,基于GIS、遥感技术,利用高清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部门资料、规划文本建立现状及规划空间数据库;从既有研究梳理、综合效益影响、城市发展诉求分析3个层面总结屋顶绿化实施潜力影响因子,结合规划分区与建筑分类建立实施潜力评估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屋顶绿化实施潜力评估,结合城市绿地系统,以"全域空间、重点片区、多维网络"为方法进行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规划。结果表明:1)生态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公共服务需求、环境改善需求、建筑属性特征、建筑产权归属是屋顶绿化实施潜力评估要素,其包含的城市生态框架、城市功能结构、景观提升需求、建筑改造需求、内涝程度、热岛强度、微气候环境、建筑高度、建筑年代、建筑类型、建筑产权属性是关键性评估因子;2)厦门本岛2016年屋顶绿化率仅有2%,且附属于居住建筑和城中村的屋顶绿化量超过总量的一半,商业、公共、产业建筑作为空间载体进行屋顶绿化有较大发展空间,未绿化的屋顶资源中有81.3%适宜进行屋顶绿化;3)探索高密度城区生态空间网络布局的规划方法是本研究的第一步,下一步通过借助AI、GIS等技术,尝试防控高强度开发与高危集聚引发的城市生态和灾害问题,构建满足复合功能的生态空间网络优化的研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412 / 44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立体绿化助力高密度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上海立体绿化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研究与思考 [J].
许恩珠 ;
李莉 ;
陈辉 ;
孙国强 ;
杨健 ;
王铁飞 .
中国园林, 2018, 34 (01) :67-72
[2]   对高密度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立体绿化建设发展的思考——以深圳为例 [J].
陈柳新 ;
唐豪 ;
刘德荣 .
广东园林, 2017, 39 (06) :86-90
[3]   绿斑密度:高密度城市绿地规划布局适用指标研究——以澳门半岛为例 [J].
肖希 ;
李敏 .
中国园林, 2017, 33 (07) :97-102
[4]   城市生态网络空间评价及其格局优化 [J].
张远景 ;
俞滨洋 .
生态学报, 2016, 36 (21) :6969-6984
[5]   屋顶绿化适建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J].
王新军 ;
席国安 ;
陈聃 ;
王燕 ;
王继开 .
北方园艺, 2016, (02) :85-88
[6]   城市屋顶绿化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韩林飞 ;
柳振勇 .
中国园林, 2015, 31 (11) :22-26
[7]   容器式屋顶绿化在古建筑中的应用——以上海黄浦区政协人大屋顶绿化为例 [J].
韩丽莉 ;
柯思征 ;
陈美铃 .
中国园林, 2015, 31 (11) :9-12
[8]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成都市屋顶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J].
黄瑞 ;
董靓 ;
吴林梅 .
中国园林, 2015, 31 (01) :79-82
[9]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屋顶绿化系统规划研究 以成都为例 [J].
董靓 ;
黄瑞 .
风景园林, 2014, (05) :103-106
[10]   存量规划:理论与实践 [J].
赵燕菁 .
北京规划建设, 2014, (04) :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