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我国东部盛夏日降水特性变化分析

被引:140
作者
李红梅 [1 ]
周天军 [1 ]
宇如聪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降水频率; 降水强度; 极端降水; 最大降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中国地区740台站的日降水资料,细致分析了近40年我国东部盛夏即7、8月份降水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按小雨、中雨、大雨以及暴雨降水强度分类,探讨了不同强度降水在我国东部降水变化中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盛夏降水变化主要受暴雨强度降水变化的影响,占总降水变化60%以上。近40年来,盛夏长江流域降水量、降水频率、极端降水频率以及暴雨降水强度均呈增大趋势,在华北地区则呈减小趋势,除降水频率在长江流域的变化趋势绝对值比华北地区小外,另三个指标在长江流域的趋势变化值大约是后者的2倍。降水强度在中国东部表现出一致的增大趋势,但华北地区增大趋势不显著。华北地区降水的减少主要是小雨强度降水频率减小的结果,强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在该地区也呈微弱的减小趋势,其中小雨强度降水频率减小趋势大值中心值达到-3%/10a,比中雨以上强度降水频率变化趋势值大一个量级;长江流域降水的增多,是各强度降水频率和强度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在区域平均降水频率、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频率、最大降水量的时间序列上,彼此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降水频率和极端降水频率序列在两区域的相关系数通过99%的信度检验。Mann-Kendall检验表明,除华北地区降水强度外,其他降水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跃变。与1970年代末的气候跃变相对应,华北地区降水频率较之长江流域的跃变明显;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在1970年代末的跃变较之华北地区更显著,其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频率以及最大降水量均于1970年代末期前后发生显著年代际跃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58 / 3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系统变化的关系 [J].
黄荣辉 ;
蔡榕硕 ;
陈际龙 ;
周连童 .
大气科学 , 2006, (05) :730-743
[2]   中国南方近半个世纪的雨涝变化特征 [J].
王志伟 ;
翟盘茂 ;
唐红玉 ;
李芬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3) :56-60
[3]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隆勋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朱文琴 .
气象学报, 2004, (05) :634-646
[4]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J].
翟盘茂 ;
潘晓华 .
地理学报, 2003, (S1) :1-10
[5]   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74-290
[6]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2003, (04) :569-576
[7]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J].
严中伟 ;
杨赤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3) :267-272
[8]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张强 .
气象学报, 1999, (02) :81-89
[9]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J].
陈隆勋 ;
朱文琴 ;
王文 ;
周秀骥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1998, (03) :2-16
[10]   气候突变的定义和检测方法 [J].
符淙斌 ;
王强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2, (04) :48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