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幸福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邓琳 [1 ]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
国民幸福水平;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2022-2049年,已经达到以全体人民小康为核心的中等幸福以后,开始追求的目标是达到以丰裕为核心的适度幸福。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让人民感到幸福,所以要不断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做到更好,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的独特气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之后,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环境与生态破坏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等内部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国民的幸福水平的提高,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将从中国达到全面小康以后将如何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展开论述,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健康。
引用
收藏
页码:8 / 8
页数: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幸福指数: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李贵成
    [J]. 求实, 2008, (02) : 48 - 51
  • [2] 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基于国民幸福的视角[A]. 胡鞍钢,周绍杰.国情报告(第十四卷 2011年(下))[C].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