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造山带原型盆地及可能的造山机制

被引:9
作者
张传恒
张世红
机构
关键词
完达山造山带,原型盆地,造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完达山造山带是东亚环太平洋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中生代深水活动类型沉积建造出露区。三叠纪—侏罗纪硅质岩-碎屑岩系构成了这个造山带的主体,其沉积序列总体表现为一向上变浅、碎屑颗粒变粗的沉积旋回,其中的硅质岩、泥岩稀土元素以Ce的正异常为特征;砂岩构架颗粒成分与典型的弧前盆地相同。这些特征表明,完达山造山带三叠纪—侏罗纪的原型盆地是东亚陆缘区弧前盆地的组成部分。构造解析结果进一步揭示,造山带只发育一期透入性的变形构造,与增生杂岩的变形序列明显不同。基于上述结论并结合区域构造分析结果提出,完达山造山带的隆升主要是中生代东亚陆缘型岩浆弧东移、本区卷入科迪勒拉型造山带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 [J].
赵海玲 ;
邓晋福 ;
陈发景 ;
胡泉 ;
赵世柯 .
现代地质, 1998, (01) :57-63
[2]   那丹哈达地体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J].
邵济安 ;
唐克东 ;
王成源 ;
臧启家 ;
张允平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7) :744-751
[3]   海相隧石、页岩中的稀土元素指相标志 [J].
Richard W.Murrary ;
张传恒 .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01) :32-37
[4]   松辽盆地东部地区推覆构造与油气勘探趋势 [J].
杨丙中 ;
王东坡 ;
李西建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4) :361-369+400
[5]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 [J].
水谷伸治郎 ;
邵济安 ;
张庆龙 .
地质学报, 1989, (03) :204-216
[6]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组的Buchia化石群 [J].
沙金庚 ;
袁福盛 .
古生物学报, 1985, (06) :651-662+710
[7]   亚洲大地构造的演化 [J].
李春昱 ;
王荃 ;
刘雪亚 ;
汤耀庆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3-11
[8]  
中国东北环太平洋带构造地层学.[M].王五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5,
[9]  
华东及邻区中、新生代火山岩.[M].吴利仁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
[10]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