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原油黏度油水两相流驱替特征研究

被引:5
作者
鞠斌山
王春田
李师涛
栾志安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胜利油田东胜精工石油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胜利油田东胜精工石油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关键词
驱替理论; 驱替特征; 无水采油期; 采收率; 黏度增加; 特征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了研究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原油黏度升高对水驱油的驱替特征影响 ,在经典的非活塞式驱替理论的基础上 ,考虑驱替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 ,进一步完善了非活塞式驱油理论 ,建立了一个一维油水两相渗流模型 ,并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差分法两种方法对饱和度方程进行了求解 .用数学模拟的结果研究了原油黏度随含水率上升的 5种变化规律对无水采油期、注入孔隙体积与采收率关系等驱替特征的影响 .结合太平油田沾 1 4块太 1 0 - 1 2井原油黏度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 ,对比了考虑原油黏度变化和不考虑原油黏度变化两种情况下采出程度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开发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明显地缩短无水采油期 ,加剧含水上升速度 ;未考虑黏度升高的经典驱替理论方法预测的采收率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4 +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港油田开发实践.[M].大港油田科技丛书编委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  
高等渗流力学.[M].孔祥言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3]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韩大匡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  
油田非均质对策论.[M].陈永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