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三螺旋理论研究
被引:9
|作者:
林晓言
[1
]
张爱萍
[1
]
郝亚平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德国电信国际咨询公司(中国区)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TH;
混成组织;
高速铁路;
技术创新;
D O I:
10.16797/j.cnki.11-5224/c.20170331.011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082303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虽说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了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还为时尚早,但2万公里高铁网络的安全运行足以显示出其技术创新成果的显著。建立高铁三螺旋理论解释框架,可以阐释作为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主体的政府、企业、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是怎样发挥作用,并协同分工、紧密合作的,进而分析各创新主体在我国高铁技术创新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机理,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我国高铁创新的双边混成组织类别齐全,且形成了既可部分替代又相互依存的组织市场,三边混成组织处于核心地位且具有唯一性;高铁创新的双边和三边混成组织时空重叠存在,与理论分析中三边混成组织通常出现于并替代双边混成组织的结论不同,各类混成组织并存所形成的组织市场,以相对较低的资源配置成本和体制交易成本实现了高铁市场良好的供求匹配;2008-2013年高铁技术创新能力量化评价结果,初步支持了高铁创新能力提升趋向与创新混成组织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有关的理论分析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3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