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次降雨径流产沙变化及其与雨强和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15
作者
罗娅 [1 ,2 ]
杨胜天 [1 ]
刘晓燕 [3 ]
周秋文 [1 ,2 ]
董国涛 [4 ]
机构
[1]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黄河水利委员会
[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次降雨; 径流; 产沙; 雨强; 植被盖度; 黄土高原;
D O I
10.13866/j.azr.2015.04.10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706 ; 070601 ;
摘要
获取12条流域16 a的753次降雨数据,运用雨强、植被盖度、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等指标,分析黄土高原次降雨径流产沙变化及其与雨强和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与1980—1989年相比,2006—2011年黄土高原的降雨—径流和径流—产沙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大部分流域的产流产沙能力有所下降,10个流域中有8个流域的径流系数、产沙系数有所减小,分别减小25.93%66.1%和59.05%97.71%;2分析雨强和植被盖度变化与径流产沙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径流产沙变化与植被盖度变化的相关性强于其与雨强变化的相关性,表明植被盖度变化对径流产沙变化的影响更明显;3分析不同干湿条件下径流产沙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敏感性,发现气候越湿润,流域的径流产沙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越敏感,植被改善的减水减沙效果越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土高原多沙区环境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英文) [J].
罗娅 ;
杨胜天 ;
赵长森 ;
刘晓燕 ;
刘昌明 ;
吴琳娜 ;
赵海根 ;
张亦弛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5) :802-814
[2]   天山中部不同林分对产流产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王晓康 ;
张毓涛 ;
张新平 ;
李吉枚 ;
李翔 .
干旱区研究, 2014, 31 (04) :696-701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大空间尺度林草植被减沙计算方法研究 [J].
刘晓燕 ;
杨胜天 ;
金双彦 ;
罗娅 ;
周旭 .
水利学报, 2014, 45 (02) :135-141
[4]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J].
罗娅 ;
杨胜天 ;
刘晓燕 ;
刘昌明 ;
宋文龙 ;
董国涛 ;
赵海根 ;
娄和震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42-53
[5]   黄河流域近期水沙变化及其趋势预测 [J].
姚文艺 ;
冉大川 ;
陈江南 .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5) :607-616
[6]   近60年黄河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赵广举 ;
穆兴民 ;
田鹏 ;
王飞 ;
高鹏 .
资源科学, 2012, 34 (06) :1070-1078
[7]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产流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方海燕 ;
蔡强国 ;
李秋艳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583-591
[8]   降水再分配受雨强、坡度、覆盖度影响的机理研究 [J].
吴希媛 ;
张丽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4) :28-30
[9]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产沙中的地貌临界现象 [J].
卢金发 ;
黄秀华 .
山地学报, 2004, (02) :147-153
[10]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连友 .
地理学报, 2002, (06) :6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