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退耕模式的土壤水文性质影响对比

被引:7
作者
葛俸池 [1 ,2 ]
许明祥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退耕模式; 土壤水文性质; 土壤水分渗透; 土壤水分保持; 土壤水分稳定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21.01.023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系统评价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不同退耕模式下的土壤水分涵养功能,选取0-200 cm土层的蓄水量、土壤含水量分层比、土壤水吸力和土壤含水量年际变化率作为土壤层水分蓄存、渗透、保持和稳定性的表征指标,分别对比了不同退耕模式下的土壤水文性质。结果表明:(1)各退耕模式下土壤蓄水量差异显著,撂荒模式的土壤蓄水量最高,为还灌和还乔模式下的1.6,1.7倍;(2)还乔模式下表层土壤水分的渗透性最优,深层土壤水分的渗透潜力最大;(3)各退耕模式的土壤持水性差异显著,还乔模式下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突出;(4)撂荒模式土壤水分的稳定性最佳,各模式0-200 cm内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在30年前后出现拐点,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变化率由负转正,并在120 cm以下土层较为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168 +1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植被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梁海斌 ;
薛亚永 ;
安文明 ;
王帅 ;
李宗善 ;
吕一河 .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04) :77-85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效水和持水能力 [J].
李航 ;
严方晨 ;
焦菊英 ;
唐柄哲 ;
张意奉 .
生态学报, 2018, 38 (11) :3889-3898
[3]   石羊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定量评估及空间差异 [J].
王玉纯 ;
赵军 ;
付杰文 ;
魏伟 .
生态学报, 2018, 38 (13) :4637-4648
[4]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影响 [J].
吕渡 ;
杨亚辉 ;
赵文慧 ;
木热提江阿不拉 ;
蔺鹏飞 ;
张晓萍 .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 (04) :60-64
[5]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解析 [J].
周佳雯 ;
高吉喜 ;
高志球 ;
杨伟超 .
生态学报, 2018, 38 (05) :1679-1686
[6]   关中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动态分析 [J].
郝梦雅 ;
任志远 ;
孙艺杰 ;
赵胜男 .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592-602
[7]   乌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及其空间差异探究 [J].
唐玉芝 ;
邵全琴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07) :987-999
[8]   基于InVEST模型的陕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 [J].
包玉斌 ;
李婷 ;
柳辉 ;
马涛 ;
王怀香 ;
刘康 ;
沈茜 ;
刘心浩 .
地理研究, 2016, 35 (04) :664-676
[9]   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和而不同的陆地生态系统水文服务 [J].
吕一河 ;
胡健 ;
孙飞翔 ;
张立伟 .
生态学报, 2015, 35 (15) :5191-5196
[10]   极端强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 [J].
尹秋龙 ;
焦菊英 ;
寇萌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3) :45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