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琼拗陷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35
作者
嘉世旭 [1 ]
李志雄 [2 ]
徐朝繁 [1 ]
沈繁銮 [2 ]
赵文俊 [2 ]
杨卓欣 [1 ]
杨键 [1 ]
雷宛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2] 海南省地震局
[3]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雷琼拗陷; 深地震测深; 地壳构造; 低速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根据1984~1985年在雷琼地区完成、长约210 km的白延—江洪深地震测深资料,应用有限差分法、时间项法反演和二维非均匀动力学射线追踪等方法,得到白延—江洪地壳剖面的二维非均匀构造图像.结果显示:琼北及雷州半岛地壳厚约25~26 km,地壳平均速度在琼州海峡南段琼北凸起约6.16 km.s-1,海峡北段雷琼拗陷区约5.70km.s-1;地壳速度偏低,下地壳尤为明显,仅约6.3~6.5 km.s-1;结晶基底显示为厚约2~4 km、速度5.5~6.0 km.s-1的速度梯度带,Moho界面上、下界面速度分别是6.5 km.s-1和8.05 km.s-1的一级速度间断面,没有发现明显的壳幔过渡带.白延—江洪剖面位于雷琼拗陷更新世玄武岩覆盖区,推测地壳厚度减薄以及低速度构造主要反映了该区域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延续至第四系晚期的多期火山岩浆喷发,热地幔对地壳底部的底浸、拆层与地壳仍处于相对温热状态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85 / 13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605年琼山大地震深部构造和应力状态研究 [J].
李志雄 ;
赵文俊 ;
刘光夏 .
华南地震, 2006, (01) :28-36
[2]   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和华北唐山震区的地壳结构差异——深地震测深的结果 [J].
张先康 ;
李松林 ;
王夫运 ;
嘉世旭 ;
方盛明 .
地震地质, 2003, (01) :52-60
[3]   华北裂陷盆地不同块体地壳结构及演化研究 [J].
嘉世旭 ;
张先康 ;
方盛明 .
地学前缘, 2001, (02) :259-266
[4]   华南连县─博罗─港口地带地壳结构及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探测结果 [J].
尹周勋 ;
赖明惠 ;
熊绍柏 ;
刘宏兵 ;
滕吉文 ;
孔祥儒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3) :383-392
[5]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 [J].
嘉世旭,刘昌铨 .
地震地质, 1995, (02) :97-105
[6]   福建漳州地热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J].
熊绍柏 ;
金东敏 ;
孙克忠 ;
邹以生 ;
樊叙邦 ;
杜小刚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1) :55-63
[7]   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廖其林 ;
王振明 ;
王屏路 ;
余兆康 ;
吴宁远 ;
刘宝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3) :270-280
[8]   晋中南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J].
陈颙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3) :18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