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恢复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判别

被引:18
作者
张海祥
张伯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星子群变质岩; 原岩恢复; 构造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星子群变质岩中的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沉积岩,其中云母片岩的原岩为粘土岩,石英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杂砂岩或亚杂砂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和榴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变质沉积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而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岛弧拉斑玄武岩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类型,它们形成于拉张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江西庐山地区早元古代星子群变质作用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金文山,赵风清,甘晓春,王祖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1)
[2]   江西庐山地区伸展构造与星子变质核杂岩 [J].
尹国胜,谢国刚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1) :17-26
[3]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初步研究 [J].
项新葵,许建华,马长信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4, (01) :11-17
[4]   星子群变质核杂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项新葵 ;
许建华 ;
徐寇龙 .
矿产与地质, 1993, (06) :401-407
[5]   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 [J].
李继亮 ;
孙枢 ;
许靖华 ;
陈海泓 ;
彭海波 ;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1989, (03) :217-225
[6]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 [J].
许靖华 ;
孙枢 ;
李继亮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0) :1107-1115
[7]  
中国东南海陆岩石圈结构与演化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继亮主编, 1992
[8]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
[9]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AYWACKES AND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J].
BHATIA, MR ;
CROOK, KAW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6, 92 (02) :18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