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与政策选择

被引:26
作者
纪玉山 [1 ]
吴勇民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物流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乘数; 自主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而对日本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而我国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科技创新乘数极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中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国际技术扩散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李平 ;
刘建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7) :99-104
[2]   只有自主创新才是立国之本——论“比较优势”和“全球化”不可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源泉问题 [J].
高梁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2) :10-14+141
[3]   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J].
孟亮 ;
宣国良 ;
王洪庆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06) :36-40
[4]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沈坤荣 .
经济科学, 1999, (04) :15-25
[5]   DENISON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模型化与经济增长方式 [J].
傅道臣 ;
张新兰 ;
宋化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10) :14-19
[6]   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趋向及对我们的启示 [J].
苗宏 .
中国科技产业, 1994, (10) :56-57
[7]   综合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3) :67-72
[8]   日本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势 [J].
王彦 .
航天技术与民品, 1994, (03) :7-9
[9]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易丹辉主编, 2002
[10]  
计量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国庆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