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被引:24
|作者:
于丽波
[1
]
王帅
[1
]
姜瀛
[2
]
谷久梅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影像中心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神经内二科
来源: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神经内二科2015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阿替普酶治疗)53例和观察组(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53例,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改良m RS评分、FIB、PT、TT、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改良m 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m 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IB低于治疗前,PT、TT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IB、PT、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T、T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3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