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

被引:106
作者
王鸿祯
机构
关键词
地块; 扬子地台; 北缘; 南缘; 扬子准地台; 构造阶段; 地壳构造; 印支阶段; 塔里木地台; 冈瓦纳大陆; 加里东期; 地质构造; 盆地; 造山运动; 印支运动; 张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地壳和岩圈的发展演变是地质科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地壳的构造发展是大地构造学,特别是历史大地构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地壳的构造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从空间上说,地壳是一个非均质体,地表的不均一性是普遍的。这种不均一性首先表现在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的差异,在大陆范围内,又表现在相对稳定的刚性地块与比较活动的塑性褶皱区之间的差异,而塑性褶皱区内部又有相对稳定的块体(中间地块)与比较活动的褶皱带之间的差异。这种不同级别的稳定区与活动区的相互间列是大陆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划分不同构造单元的主要根据。从时间上说,地壳的任何空间分异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所谓稳定与活动是指其发展的全过程和总结果而言。但构造发展的过程不是单调的和等速进行的,而是以漫长的平静演化期与短促的急剧变革期相互交替的方式进行的,尽管地表上不同的构造单元各有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8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J].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1, (01) :42-66
[2]   西藏高原古地磁及大陆漂移 [J].
朱志文 ;
朱湘元 ;
张一鸣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1) :40-49
[3]   三叠纪古生物地理与大陆漂移 [J].
殷鸿福 .
地质科学, 1980, (03) :265-278
[4]   亚洲地质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 [J].
王鸿祯 .
中国科学, 1979, (12) :1187-1197
[5]   扬子古板块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南方地壳发展的影响 [J].
罗志立 .
地质科学, 1979, (02) :127-138
[6]   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从柏林 ;
张雯华 ;
郑学正 .
中国科学, 1977, (03) :245-259
[7]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论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黄汲清, 1981
[8]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