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1959-2008年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强度和频率特征
被引:11
作者:
姚梦婷
[1
,2
,3
]
高超
[1
,2
]
陆苗
[1
,2
,3
]
刘青
[1
,2
,3
]
胡春生
[1
,2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江淮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中心
[3] 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水文学及水资源;
极端径流;
分布拟合函数;
重现期;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基于淮河中上游主干流两侧13个水文站点1959-2008年逐日径流量的年最大值序列和超门限峰值序列,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21种分布函数和Pearson III分布,分析淮河流域极端径流的强度和频率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径流强度6个站点呈增加趋势,7个呈减少趋势;极端径流发生频率8个站点呈增加趋势,5个呈减少趋势。2极端径流在径流值上的频率分布,年最大值序列总体较服从Weibull分布,而非普遍采用的广义极值分布;超门限峰值序列总体仍较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3基于超门限峰值序列和广义帕累托分布估算的50年一遇的极端径流值精度最高,大部分地区误差率低于0.2,精度优于工程标准Pearson III分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径流频率特征发生变化,流域上游地区工程标准可能需要调整。受函数形态影响,极值序列最优拟合函数估算精度不如广义极值分布和广义帕累托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1535 / 154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