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的理论解释

被引:135
作者
张红雨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抗性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济南
关键词
黄酮类抗氧化剂; AM1方法; 结构-活性关系; 理论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1 [结构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用AM 1方法对若干黄酮类抗氧化剂做了计算 .发现 :( 1 )黄酮化合物邻二酚羟基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强于间二酚羟基 .原因一是前者半醌式自由基与邻位酚羟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从而更稳定 ;二是前者半醌式自由基通过共振形成邻苯醌 ,这使其未成对电子密度在邻位氧上有较多分布 ,内能更低 .( 2 )色原酮类黄酮化合物C环的吸电子性质使它对A环酚羟基有钝化作用 ,使其更不活泼 .由于B环受C环影响较小 ,而且大多数黄酮类抗氧化剂B环为邻二酚羟基取代 ,因此实验总结出的B环酚羟基活性高的规律得以解释 .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 [J].
胡春 .
中国油脂, 1996, (04) :18-21
[2]   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J].
胡春,丁霄霖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6, (03) :46-53
[3]   鱼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I) [J].
曹国锋 ;
翁新楚 .
中国油脂, 1995, (04) :49-52
[4]  
简明生物物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庆国等编著, 1994
[5]  
天然药物化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宪楷主编, 1988
[6]   Moderate antioxidative efficiencies of flavonoids during peroxidation of methyl linoleate in homogeneous and micellar solutions [J].
Roginsky, VA ;
Barsukova, TK ;
Remorova, AA ;
Bors, W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 SOCIETY, 1996, 73 (06) :77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