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新生代超钾质煌斑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制约

被引:61
作者
李献华
周汉文
韦刚健
刘颖
钟孙霖
罗清华
李寄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
[3] 台湾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广州
[4] 广东广州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
[6] 湖北武汉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新生代; 煌斑岩;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云南省; 青藏高原;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1.005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系统分析了滇西早第三纪晚期煌斑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绝大多数煌斑岩属超钾质系列岩石(K2O/Na2O=2.1~5.2),少数为钾玄质系列(K2O/Na2O=1.6~1.7)。这些超钾质煌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624~0.70924)和负的εNd(t)值(-1.7~-4.6),类似于与俯冲环境有关的高K/Ti-低Ti钾质系列岩石。这些超钾质煌斑岩母岩浆来源于含金云母的交代地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与藏北钾玄质系列岩石相比,滇西超钾质煌斑岩的Th/U比较低、Rb/Sr比较高,而且Nd模式年龄系统偏低0.1~0.4Ga,表明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南部岩石圈地幔组成存在区域性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 Ⅰ.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 ;
陈正宏 ;
于津生 ;
桂训唐 .
地球化学, 2000, (06) :513-520
[2]   青藏高原东部钾玄岩系岩浆岩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张玉泉 ;
谢应雯 ;
李献华 ;
邱华宁 ;
赵振华 ;
梁华英 ;
钟孙霖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5) :493-498
[3]   云南洱海东部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痕量元素特征 [J].
谢应雯 ;
张玉泉 ;
钟孙霖 ;
李献华 .
岩石学报, 1999, (01) :76-83
[4]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
[5]   Sm—Nd模式年龄和等时线年龄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J].
李献华 .
地质科学, 1996, (01)
[6]   滇西洱海东第三纪超K质火成岩系的Nd-Sr-Pb同位素特征与西南大陆地幔演化 [J].
朱炳泉 ;
张玉泉 ;
谢应雯 .
地球化学, 1992, (03)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