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提取法分析海洋沉积物生物硅方法中碎屑组分污染的评估及校正

被引:4
作者
马金龙
韦刚健
贾国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生物硅; 粘土硅; SiO2/Al2O3; SiO2/TiO2;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3.010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分析了常规碱液提取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硅所获取的溶液中的Si、Al和Ti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碱液提取法获取的溶液中Si和Al明显地由两种来源混合而成,其中,Si有较大比例的陆源碎屑成分的贡献,并不能直接代表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含量,而需要对其中的陆源碎屑贡献进行扣除。通常使用Al来代表陆源碎屑进行扣除的方法无法给出正确结果,因为碱提取液中Al存在明显的非碎屑组分。对数个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物质的试验发现,碱提取可以优先溶解其中的Si和Al,而提取液中的SiO2/TiO2比值相对于土壤和沉积物全样的SiO2/TiO2比值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富集系数(约14左右)。对南海沉积物而言,根据这个富集系数和区域的碎屑物质的化学组成算得碱提取液中碎屑组分SiO2/TiO2比值约为748,这与根据二端员混合估计的比值相当。这样,根据提取液中的Ti含量可以较好地扣除出碎屑组分对生物硅的污染,对于更准确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低含量的生物硅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硅酸盐岩石化学组成的ICP-AES和ICP-MS准确测定:酸溶与碱熔分解样品方法的对比 [J].
李献华 ;
刘颖 ;
涂湘林 ;
胡光黔 ;
曾文 .
地球化学, 2002, (03) :289-294
[2]   南海南部17962柱状样生物硅沉积记录及其古海洋意义 [J].
贾国东 ;
翦知湣 ;
彭平安 ;
汪品先 ;
傅家谟 .
地球化学, 2000, (03) :293-296
[3]   用ICP-MS准确测定岩石样品中的40余种微量元素 [J].
刘颖,刘海臣,李献华 .
地球化学, 1996, (06) :55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