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晋县凹陷下第三系断陷湖盆的演化与烃源岩的形成

被引:23
作者
梁宏斌 [1 ]
朱光有 [2 ]
张水昌 [2 ]
梁英波 [2 ]
马顺平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 沉积演化; 有机地球化学; 下第三系; 晋县凹陷; 冀中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晋县凹陷的泥质岩类主要发育在下第三系孔店组—沙河街组,其中孔店组二段(Ek2)和孔店组一段—沙河街组四段(Ek1-Es4)是最重要的2套烃源岩。在孔店组和沙河街组早期(Ek3至Es4)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强度由南向北转移,沉降中心也随之向北迁移,使晋县凹陷南北呈现出“跷跷板”式沉积,即早期(Ek2)沉降中心在凹陷的南部,而后期(Ek1-Es4)沉降中心则转移到北部。因此在凹陷南部Ek2的沉积厚度和泥岩厚度都明显大于北部,而Ek1-Es4发生了反转,北部的沉积厚度和泥岩的发育程度都远大于南部。其中在凹陷北部Ek1-Es4为一套岩盐、硫酸盐岩、碳酸盐岩和砂泥岩互层的蒸发咸湖—盐湖沉积建造,蒸发盐厚逾千米,其中膏盐厚度超过400 m,与岩盐、膏盐互层的含膏泥岩、白云质泥岩、钙质泥岩和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目前埋深在2 500~3 500 m左右,为北区油气田的主力源岩;而Ek2为南部的主力烃源岩。油源对比表明,北区原油以明显的植烷优势、高伽马蜡烷含量、高孕甾烷含量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南区各套烃源岩,油源应来自北部的Ek1-Es4烃源岩;而南区原油中伽马蜡烷和孕甾烷含量极低、姥鲛烷含量较高等特征的原油应来自于南部的Ek2烃源岩,否则是来自南部的Ek1-Es4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渤海湾盆地东营断陷湖盆充填模式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周建林 ;
张林晔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143-148+152
[2]   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戴金星 ;
张水昌 ;
张林晔 ;
李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257-266
[3]   冀中坳陷富油凹陷勘探现状及勘探思路 [J].
易士威 ;
王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82-85
[4]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盐湖成因的探讨——一种深水成因模式 [J].
金强 ;
黄醒汉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1) :1-13
[5]   冀中坳陷未熟油研究及勘探前景 [J].
秦建中 ;
王静 ;
郭爱明 .
沉积学报, 1997, (02) :105-108
[6]   晋县凹陷下第三系沙四段至孔一段甾烷高异构化程度及未熟油形成机理探讨 [J].
张文龙 ;
秦建中 ;
田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27-31+19
[7]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蒸发岩与生油岩共生沉积作用研究 [J].
金强 ;
查明 .
地质科学, 2000, (04) :465-473
[8]   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李剑 ;
金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8-21
[9]   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及控制因素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郭长春 ;
张林晔 ;
曲江秀 ;
张英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4) :353-356+361
[10]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