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向北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远震P波层析成像证据
被引:33
作者:

郑洪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李廷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赵大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贺日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岩石圈中心
[4] Research Center for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Volcanic Eruptions,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远震层析成像;
印度板块岩石圈地幔;
羌塘地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PASSCALI、NDEPTH-ⅡI、NDEPTH-Ⅲ、HIMNT等研究计划,及中国新疆地学断面和国家973项目在青藏高原布设的流动台站记录的到时数据,以及自1990年1月到2004年2月全球地震事件的震相报告,作者对覆盖印度大陆的恒河平原和整个青藏高原的305个地震台站记录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印度岩石圈地幔在不同的位置向北俯冲的形态不同,但俯冲前缘都到达羌塘地体之下.沿88°E剖面显示,厚约100 km的印度岩石圈地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向北一直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在主边界逆冲断裂之下100 km深度处以约22°角度开始向北俯冲,俯冲最前缘到达羌塘地体的中部地区约34°N,之后进入上地幔深处.而沿北东方向的剖面则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以近水平的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之下,向北越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到达33°N附近,然后以大角度近乎垂直地向下俯冲断离,并引起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形成羌塘地体之下大规模的低速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418 / 14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及相邻区域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J].
朱介寿
;
蔡学林
;
曹家敏
;
严忠琼
.
中国地质,
2006, (04)
:793-80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学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系

曹家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系

严忠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系
[2]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
[J].
薛光琦
;
宿和平
;
钱辉
;
姜枚
.
地质学报,
2006, (08)
:1156-1160+1237

薛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宿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钱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姜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J].
侯增谦
;
李振清
.
地质学报,
2004, (04)
:482-493

侯增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李振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4]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J].
谭捍东
;
魏文博
;
Martyn Unsworth
;
邓明
;
金胜
;
John Booker
;
Alan Jones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85-690

谭捍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魏文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Martyn Unswort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金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John Book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Alan Jone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AlbertEdmonto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ofWashington,GeologicalSurveyofCanada北京,北京,Canada,北京,北京,Seattle,USA
[5]
西藏高原上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构造——地震层析成像给出的启示
[J].
赵文津
;
薛光琦
;
吴珍汉
;
赵逊
;
刘葵
;
史大年
;
J.Mechie
;
D.Nelson
;
L.Brown
;
T.Hearn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449-455+552

赵文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薛光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吴珍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赵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刘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史大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J.Mechi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D.Nel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L.Brow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T.Hear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GeoForchungsZentrum(GFZ),Potsdam,Germany,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SyracuseUniversity,Syracuse,NewYork,USA,DepartmentofGeologicalSciences,CornellUniversity,Ithaca,NewYork,USA,Depar
[6]
青藏及邻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及构造演化
[J].
邓万明
.
地震地质,
2003, (S1)
:51-61

邓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研究实验室北京
[7]
西藏及其周围地区地壳、地幔地震层析成像——印度板块大规模俯冲于西藏高原之下的证据
[J].
周华伟
;
Michael A. MURPHY
;
林清良
.
地学前缘,
2002, (04)
:285-29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Michael A. MURPHY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休斯顿TX,休斯顿TX,休斯顿TX

林清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科学系休斯顿TX,休斯顿TX,休斯顿TX
[8]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幔源岩浆活动及构造运动性质
[J].
罗照华
;
肖序常
;
曹永清
;
莫宣学
;
苏尚国
;
邓晋福
;
张文会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1, (S1)
:8-13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尹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及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