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34
作者
杨克文 [1 ,2 ]
庞军刚 [3 ]
李文厚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3]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延长组; 志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4.01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研究志丹地区延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采用了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储层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进一步减小,尤其是碳酸盐胶结,其次是石英加大边和高岭石;但绿泥石膜胶结物的存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一步进行,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而成岩后期的溶蚀作用,尤其是长石的溶解,改善了储层物性。储层处于晚成岩A期阶段,溶蚀型次生孔隙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孔隙类型,其发育带往往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西峰油田长8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 [J].
于波 ;
崔智林 ;
刘学刚 ;
钱俪丹 ;
白嫦娥 ;
朱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3) :405-410+416
[2]   鄂尔多斯西部长6砂岩成岩演化与优质储层 [J].
王琪 ;
禚喜准 ;
陈国俊 ;
史基安 ;
王多云 .
石油学报, 2005, (05) :21-27
[3]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邵红梅 ;
刘招君 ;
王成 ;
冯子辉 ;
洪淑新 .
世界地质, 2005, (01) :58-62
[4]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J].
史基安 ;
王金鹏 ;
毛明陆 ;
王琪 ;
郭正权 ;
郭雪莲 ;
卢龙飞 .
沉积学报, 2003, (03) :373-380
[6]   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贡献比率研究 [J].
代金友 ;
张一伟 ;
熊琦华 ;
王志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54-55+71
[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
[8]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成岩作用的重建及其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砂岩为例 [J].
罗静兰 ;
张晓莉 ;
S.Morad ;
阎世可 ;
武富礼 ;
李玉宏 ;
薛军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2) :1006-1016
[9]   陕北斜坡延长统低渗储集层成岩相研究 [J].
杨小萍 ;
陈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38-40+13
[10]   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 [J].
柳益群 ;
李文厚 .
沉积学报, 1996, (03) :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