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及奥陶系白云岩类型及形成机理

被引:93
作者
邵龙义
何宏
彭苏萍
李瑞军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系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及奥陶系; 白云岩; 白云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染色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显微镜观察、微量元素分析、碳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包体测温等手段 ,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及奥陶系白云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 ,共划分出四种类型的白云岩 :①泥粉晶白云岩 ,其w(Ca) /w(Mg)平均为 3— 10 ,Sr含量高 (>30 0× 10 - 6 ) ,w(Sr) /w(Ba) >>1,δ13C值较高 (- 1‰— + 1‰ ) ,δ18O值较低 (- 5‰— - 8‰ ) ,沉积环境为潮上带云坪 ,为准同生作用阶段潮上萨布哈白云化作用形成。②含雾心亮边白云石的细晶白云岩 ,w(Ca) /w(Mg)较低 (1— 2 ) ,Sr含量中等 (10 0× 10 - 6 — 2 0 0× 10 - 6 ) ,w(Sr) /w(Ba) >1,δ13C值在 - 2‰左右 ,δ18O值低 ,在 - 7‰左右 ,沉积环境为开阔台地浅滩 ,为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形成。③含明亮白云石晶体及钙质残余的钙质白云岩 ,其w(Ca) /w(Mg)较低 (1左右 ) ,Sr含量最低 (10 0× 10 - 6左右 ) ,w(Sr) /w(Ba) <1,δ13C值最低 (- 1‰— - 3‰ ) ,δ18O值较低 (- 6‰左右 ) ,沉积环境为灰坪、云坪及开阔台地 ,为早期成岩作用阶段混合水白云化作用形成。④砂糖状白云岩 ,其w(Ca) /w(Mg)较低 (1— 2 ) ,Sr含量低 (<10 0× 10 - 6 ) ,w(Sr) /w(Ba) <1,δ13C值较高 (- 1‰— + 3‰ ) ,δ18O值较低(- 5‰— - 8‰ ) ,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