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自然区过渡带生境质量时空差异及形成机制——以榆中县为例

被引:85
作者
刘春芳
王川
刘立程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大自然区过渡带; 生境质量;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地处三大自然区过渡地带的榆中县为案例,分析了1995-2015年县域及内部分区生境质量演变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并探索了生境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全县生境质量变化保持稳定并略有提升,县域内部生境质量变化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的三级梯度特征;(2)全县生境质量的地带间与地带内差异均趋于缩小,北部黄土高原区持续加大,中部平原区连续下降,南部山区则先缩小后增大;(3)全县及县域内部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因为地理尺度的差异而不同。自然环境变量对生境质量变化发挥着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社会经济变量呈现出减小的态势,而政策调控变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则越来越大,各因子间的协同增强效应推动了生境质量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3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2003-2013 [J].
赵雪雁 ;
王伟军 ;
万文玉 .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685-698
[2]   关中盆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动态分析 [J].
郝梦雅 ;
任志远 ;
孙艺杰 ;
赵胜男 .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592-602
[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福建省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J].
刘智方 ;
唐立娜 ;
邱全毅 ;
肖黎姗 ;
许通 ;
杨丽 .
生态学报, 2017, 37 (13) :4538-4548
[4]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J].
王劲峰 ;
徐成东 .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116-134
[5]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土地整治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J].
钟莉娜 ;
王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01) :250-255
[6]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法、模型与研究框架 [J].
戴尔阜 ;
王晓莉 ;
朱建佳 ;
赵东升 .
地理研究, 2016, 35 (06) :1005-1016
[7]   漫湾库区景观破碎化对区域生境质量的影响 [J].
刘世梁 ;
尹艺洁 ;
杨珏婕 ;
安南南 ;
王聪 ;
董世魁 .
生态学报, 2017, 37 (02) :619-627
[8]   基于 In VEST 模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区域尺度生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 以北京为例 [J].
陈妍 ;
乔飞 ;
江磊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03) :553-562
[9]   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J].
褚琳 ;
黄翀 ;
刘庆生 ;
刘高焕 .
资源科学, 2015, 37 (10) :1962-1972
[10]   基于植被动态的黄土高原生态地理分区 [J].
张甜 ;
彭建 ;
刘焱序 ;
赵明月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43-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