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影像可见光植被指数的若尔盖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

被引:64
作者
张正健 [1 ]
李爱农 [1 ]
边金虎 [1 ,2 ]
赵伟 [1 ]
南希 [1 ]
靳华安 [1 ]
谭剑波 [1 ,2 ]
雷光斌 [1 ,2 ]
夏浩铭 [1 ,2 ]
杨勇帅 [1 ,2 ]
孙明江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可见光; 植被指数; 生物量估算; 若尔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TP751 [图像处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地上生物量是衡量草地长势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参数,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资源可持续开发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若尔盖高原典型样带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和地面实测样本,建立生物量与多种可见光植被指数的指数回归模型,对比不同植被指数模型的生物量估算精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可见光植被指数能够有效区分草地和其他覆盖类型,生物量与植被指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但基于不同波段建立的植被指数对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存在差异,其中利用红、绿波段建立的植被指数NGRDI模型对生物量具有最高的模拟精度(R2=0.856)和预测精度(验证样本ABE=94g/m2,RMSE=124g/m2)。研究获取了高空间分辨率的草地地上生物量,相关成果可为若尔盖高原碳收支、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生态模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可见光波段无人机遥感的植被信息提取 [J].
汪小钦 ;
王苗苗 ;
王绍强 ;
吴云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5) :152-157+159+158
[2]   近20a若尔盖湿地水土流失变化的遥感评估 [J].
姜烨 ;
孙建国 ;
谢家丽 ;
颜长珍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3, (06) :1088-1093
[3]   1974~2007年若尔盖县湿地变化研究 [J].
蒋锦刚 ;
李爱农 ;
边金虎 ;
于之锋 ;
雷光斌 .
湿地科学, 2012, (03) :318-326
[4]   若尔盖盆地沙丘形成分布影响因素探讨 [J].
魏振海 ;
董治宝 ;
胡光印 ;
逯军峰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35-1042
[5]   不同传感器数据在若尔盖湿地植被变化监测应用中的适宜性分析 [J].
严晓瑜 ;
董文杰 ;
何勇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3) :300-304+242
[6]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崔保山 ;
王庆改 ;
陈辉 .
生态学报, 2008, (05) :2245-2252
[7]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8]   青海湖环湖地区草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 [J].
牛志春 ;
倪绍祥 .
地理学报, 2003, (05) :695-702
[9]   天然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综合监测预测模型研究 [J].
黄敬峰 ;
王秀珍 ;
王人潮 ;
胡新博 .
遥感学报, 2001, (01) :69-74
[10]   遥感技术在大面积天然草地估产和预报中的应用探讨 [J].
李建龙 ;
蒋平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998, (02) :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