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效应的度量与实证——以北京为案例的比较分析

被引:34
作者
田新民
韩端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合理化; 高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结果。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方面。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从相对不合理到相对合理的调整过程。结合"标准结构法"和相对比较判别法,本文建立模型测算了北京市历年产业结构的Hamming贴近度,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度的测算结果。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合理化程度达到国际发达水平;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各产业和产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结构高度测量模型测算产业结构高度值。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高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最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北京未来五年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 [J].
刘伟 ;
张辉 ;
黄泽华 .
经济学动态, 2008, (11) :4-8
[2]   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 [J].
周昌林 ;
魏建良 .
上海经济研究, 2007, (06) :15-21
[3]   北京市三次产业预测分析 [J].
王惠文 ;
黄薇 ;
刘强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6) :123-126+132
[4]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研究综述 [J].
黄中伟 ;
陈刚 .
经济纵横, 2003, (03) :56-58
[5]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玉凤, 2010
[6]  
北京市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北京市统计局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