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

被引:58
作者
慈龙骏
杨晓晖
陈仲新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未来气候变化; 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 Thornthwaite方程订正; 青藏高原; HadCM2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间的反馈机制已成为全球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减缓温室气体增加与防治荒漠化也成为全球协同行动的领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不仅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荒漠化也会产生显著影响。文中采用全国 1914个气象站的数据作为基线数据 ,在根据植被区划图在青藏高原上对Thornthwaite方程做适当订正的基础上 ,选择未来两个具代表性的年份 (2 0 30年和 2 0 5 6年 )用HadCM 2模型来预测全球变化框架下中国未来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的变化。结果表明 ,各生物气候类型区的面积基本上均呈增加的趋势 ,其中以亚湿润干旱区增加为主 ,半干旱区次之。与 1990年的 395 6 5 81万km2 的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面积相比 ,在GHGs年增量为 1%且考虑硫酸盐溶胶影响的情况下 ,2 0 30年和 2 0 5 6年分别提高了 11 33%和12 94% ,而在GHGs年增量为 0 5 %且考虑硫酸盐溶胶影响的情况下 ,则分别提高了 3 75 %和6 95 % ,比前者分别减少了 7 5 8和 5 99个百分点。虽然在GHGs年增量 0 5 %的减少情况下 ,中国未来荒漠化生物气候类型区面积扩大和程度加剧的速度有所减缓 ,但其总体增加仍很显著。因此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并用以指导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J].
张新时 ;
周广胜 ;
高琼 ;
倪健 ;
唐海萍 .
地学前缘, 1997, (Z1) :141-148
[2]   全球变化与荒漠化 [J].
朱震达 .
地学前缘, 1997, (Z1) :217-223
[3]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与潜在发生范围的确定 [J].
慈龙骏 ;
吴波 .
中国沙漠, 1997, (02) :3-7
[4]   全球变化对我国荒漠化的影响 [J].
慈龙骏 .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4) :289-303
[5]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J].
董光荣 ;
申建友 ;
金炯 .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91-98
[7]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鸿烈主编, 1996
[8]   An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to climatic change using spatial simulation [J].
Gao, Q ;
Yu, M ;
Yang, XS .
CLIMATIC CHANGE, 2000, 47 (04) :373-400
[9]   Is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sensitive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levels? [J].
Lockwood, JG .
CLIMATIC CHANGE, 1999, 41 (02) :193-212
[10]  
The second Hadley Centr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GCM: model description, spinup and validation[J] . T. C. Johns,R. E. Carnell,J. F. Crossley,J. M. Gregory,J. F. B. Mitchell,C. A. Senior,S. F. B. Tett,R. A. Wood.Climate Dynamics . 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