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100年来东湖富营养化发生的沉积学记录
被引:14
作者:
顾延生
[1
]
李雪艳
[1
]
邱海鸥
[2
]
黄俊华
[1
]
谢树成
[1
]
阮小燕
[1
]
周修高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东湖;
沉积物;
生物遗存;
色素;
有机碳同位素;
营养演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1.007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和指示湖泊富营养化的色素指标如蓝藻叶黄素(Myx)、颤藻黄素(Osc)快速上升,相应的水生生物如介形虫、腹足类、水生高等植物等表现明显的组合和变化阶段,同时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与湖泊生产力升高和藻类繁盛有关。沉积记录表明东湖生态系统近代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营养演化自早至晚呈现四阶段性:贫营养阶段(1900-1966AD)色素水平低、拥有较丰富的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中营养阶段(1966-1983AD)色素含量增高、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减少;富营养化阶段(1983-1989AD)色素含量快速增高、水生高等植物消失;超富营养化阶段(1989AD-至今)色素含量稳定居高、某些耐污染的介形类较繁盛。结果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湖泊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