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120
作者
朱光有
戴金星
张水昌
李剑
史斗
文志刚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甘肃兰州,湖北荆州
关键词
硫化氢;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 成因机制; 分布规律; 膏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含硫化氢天然气在全球分布广泛。我国目前已在四川、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和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发现了含硫化氢天然气。其中四川盆地川东北气区、华北赵兰庄气田和胜利油田罗家气田为高含硫化氢气田。在对国内外硫化氢研究现状分析和对硫化氢成因机理、成因类型和高含硫化氢气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上述3个高含硫化氢气田的硫化氢均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成因(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TSR)。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科学安全勘探开发高硫化氢天然气田的建议 [J].
戴金星 ;
胡见义 ;
贾承造 ;
方义生 ;
孙志道 ;
魏伶华 ;
袁进平 ;
杨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1-4
[2]   城市污水处理厂H2S气体的产生、危害及预防 [J].
牛克胜 ;
张建峰 .
中国沼气, 2003, (04) :28-30
[3]   天然气中硫资源的化工利用 [J].
颜廷昭 ;
高立新 ;
缪明富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2, (S1) :17-24+3
[4]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
[5]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杨家静 ;
王一刚 ;
王兰生 ;
文应初 ;
刘划一 ;
周国源 .
沉积学报, 2002, (02) :349-352
[6]   川东地区飞仙关组气藏硫化氢分布特征 [J].
江兴福 ;
徐人芬 ;
黄建章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24-27+10
[7]   浅论四川气区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及副产品加工利用 [J].
徐文渊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1, (06) :278-280
[8]   冀中晋县凹陷区地表地球化学勘查研究 [J].
祁士华 ;
董勇 ;
柳建华 ;
邱毅 .
地球科学, 1998, (01) :3-5
[9]   天然气中硫化氢硫同位素组成及沉积地球化学相 [J].
沈平 ;
徐永昌 ;
王晋江 ;
王兰生 .
沉积学报, 1997, (02) :216-219
[10]   沉积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 [J].
蔡春芳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6)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