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被引:134
作者
林毅夫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 理论逻辑; 实证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9 [];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 ,我国在 2 1世纪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给中国经济学家作出世界性的贡献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可能。然而要化可能为现实 ,我国的经济学家除了在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外 ,还必须在方法的规范化上作出自觉的努力。本文着重阐述了作者对理论的证伪、理论假设和限制条件的选定、实证检验等方面规范化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1995, (10) :13-17
[2]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 2005
[3]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林毅夫著, 2005
[4]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0
[5]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著, 1999
[6]  
TheEconomicApproachtoHumanBehavior .2 Becker,GaryS.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