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52
作者
刘建栋
王馥棠
于强
王建林
毕建杰
樊广华
不详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4]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北京
[5] 北京
[6] 泰安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冬小麦; 农业干旱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5.25 [];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 ,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济南 1 998年至 2 0 0 0年 432旬的农业干旱模拟结果表明 :农业干旱预警定性准确率为 90 .7% ,定量准确率在87.5 %左右 ;此外 ,模拟表明模式也可以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利用 1 961~ 2 0 0 0年气象资料对北京等地区历年农业干旱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于大气干旱 ,在自然气象条件下 ,北京等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几乎每年都存在农业干旱现象 ,特别是冬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每年均存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胁迫过程 ,但农业干旱胁迫程度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 ,功率谱分析表明其具有 3~ 6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对平均气候状况下华北地区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 ,结果发现在自然条件下 ,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 4月下旬至 5月下旬 ,即大约在冬小麦开花、灌浆至成熟期 ,农业干旱胁迫指数存在一种自然的逐渐加强的动态过程 ,这与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基本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型在农业干旱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J].
刘建栋 ;
王馥棠 ;
于强 ;
毛飞 ;
毕建杰 ;
樊广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4) :469-478
[2]   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特征参数 [J].
刘建栋 ;
周秀骥 ;
于强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3) :257-265
[3]   FAO生产潜力模型中基本参数的修正 [J].
刘建栋 ;
周秀骥 ;
于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40-247
[4]   春小麦生长简化模拟模式研究 [J].
王石立 ;
王馥棠 ;
李友文 ;
郭友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3) :294-300
[5]   冬小麦生产力估算方法研究 [J].
吴连海 ;
韩湘玲 .
自然资源学报, 1991, (01) :80-87
[6]   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数值模式 [J].
冯定原 ;
夏海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87, (02) :201-211
[7]  
地理信息系统与MapInfo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张剑平等编著, 1999
[8]  
中国水问题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刘昌明等主编, 1996
[9]  
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高亮之等[编著], 1992
[10]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张养才,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