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希彪 [1 ]
上官周平 [2 ]
机构
[1]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系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力; 陇东黄土高原;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1986—2002年陇东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对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耕地流向以及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6 a来陇东地区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经历了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2)耕地的主要流向是工矿用地、居民点和各类交通用地以及果园;耕地的增加主要是未利用土地的开垦。(3)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耕地变化过程中的明显突变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相关联,耕地快速减少在发生时间上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同步,在空间分布上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水平的差异相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81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家尺度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方法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刘纪远 ;
刘明亮 ;
孟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4) :56-60
[2]   陇东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J].
张希彪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05) :367-370
[3]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江晓波 ;
马泽忠 ;
曾文蓉 ;
周万村 ;
周爱霞 ;
李爱农 ;
孙育秋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108-112
[4]   现阶段我国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李辉霞 ;
陈国阶 ;
何晓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98-101
[5]   近20年中国北方13省的耕地变化与驱动力 [J].
李景刚 ;
何春阳 ;
史培军 ;
陈晋 ;
辜智慧 ;
徐伟 .
地理学报, 2004, (02) :274-282
[6]   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 [J].
刘贤赵 ;
杜国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6) :22-26
[7]   江苏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数理探讨 [J].
周炳中 ;
赵其国 ;
杨浩 .
土壤学报, 2003, (05) :665-671
[8]   陕北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J].
孟庆香 ;
常庆瑞 ;
李云平 ;
寇宝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31-135
[9]   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马安青 ;
陈东景 ;
王建华 ;
高小红 ;
周月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56-59
[10]   粮食安全:西北地区退耕对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J].
封志明 ;
张蓬涛 ;
宋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29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