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对大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海建 [1 ]
蒋春先 [1 ]
陈瑶 [1 ]
李庆 [1 ]
杨文钰 [1 ]
徐翔 [2 ]
杨群芳 [1 ]
蒋素蓉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大豆蚜; 功能反应; 种内干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为明确四川地区七星瓢虫对大豆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密度、种内干扰及温度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成虫对大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方程,回归模型为Na=1.191Nt/(1+0.005 26Nt);七星瓢虫成虫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平均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增大而减少,拟合Watt模型为A=21.9P-1.75;七星瓢虫成虫之间存在种内干扰,干扰反应回归模型为E=0.169P-0.027 7;温度对捕食功能的影响较大,30℃时搜寻效率最高,释放天敌时应加以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环境温度下大草蛉对黄精主要害虫二斑叶螨的控害潜能评估 [J].
张欣 ;
李修炼 ;
梁宗锁 ;
李建军 .
环境昆虫学报, 2012, 34 (02) :214-219
[2]   瓢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J].
王伟 ;
张礼生 ;
陈红印 ;
李玉艳 ;
张洁 .
植物保护, 2011, 37 (05) :27-33
[3]   黑背毛瓢虫对大豆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J].
王冰 ;
李学军 .
辽宁农业科学, 2010, (06) :13-16
[4]   四斑小毛瓢虫生物学特性初探 [J].
王树英 ;
陈长风 ;
邹德玉 ;
陈红印 .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26 (04) :397-403
[5]   不同地理种群大豆蚜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J].
杨帅 ;
刘健 ;
戴长春 ;
赵奎军 .
昆虫知识, 2010, 47 (01) :67-71
[6]   多异瓢虫对枸杞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J].
白小军 ;
吴惠玲 ;
张丽荣 ;
康振中 ;
沈瑞清 .
中国植保导刊, 2008, (11) :13-15
[7]   多异长足瓢虫捕食枸杞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J].
刘爱萍 ;
徐林波 ;
王俊清 .
中国植保导刊, 2008, (07) :5-7
[8]   小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 [J].
杨芳 ;
王芳 ;
张蓉 ;
贺达汉 .
草业科学, 2007, (10) :80-84
[9]   大豆蚜的生物学防治技术 [J].
刘健 ;
赵奎军 .
昆虫知识, 2007, (02) :179-185
[10]   七星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J].
侯茂林 ;
万方浩 .
昆虫知识, 2004, (04) :34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