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6
|
作者
杨振 [1 ,2 ]
丁启燕 [1 ,2 ]
王念 [1 ,2 ]
刘会敏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口健康; 脆弱性; 健康脆弱性; 集对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8.01.015
中图分类号
R188 [医学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通过构建人口健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健康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考察脆弱性指数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各省区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发现:(1)2014年中国人口健康脆弱性省际差异较大,总体上处于中、高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中部居中"分异格局,与健康敏感性、应对性指数的地域分布不尽一致;(2)各省区健康脆弱性指数分布的地域级差化特征明显,低脆弱省市均分布在东部地带,高脆弱省区均分布在西部地带,中度和较高脆弱水平的省区数量最多,在三大地带上均有分布;(3)健康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保支出、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医疗条件和优化生态环境对降低脆弱性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