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分析尾叶香茶菜挥发油成分

被引:7
作者
那微
武铁志
郑友兰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长春,长春
关键词
尾叶香茶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
D O I
10.13327/j.jjlau.2005.04.015
中图分类号
O657.63 [质谱分析];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1008 ;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尾叶香茶菜的茎叶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得到78个峰,通过Wieley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大多数为直链烷烃化合物,也含有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化合物。34种化合物中正十六碳酸的含量最高,约占总量的36.945%。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尾叶香茶菜的挥发油成分,仪器操作简便,分析方法比较先进。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广藿香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Ⅱ) [J].
张广文 ;
蓝文键 ;
苏镜娱 ;
曾陇梅 ;
杨得坡 ;
王发松 .
中草药, 2002, (03) :20-22
[2]   显脉香茶菜叶挥发油成分分析 [J].
高幼衡 ;
程怡 ;
卢文彪 .
中药材, 2001, (09) :654-655
[3]   香茶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J].
赵玉兰 ;
廖杰 ;
严铸云 ;
刘俊 .
中药材, 1999, (04) :196-198
[4]   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J].
张宁 ;
李春 ;
伊晓龙 .
中药材, 1998, (07) :347-349
[5]   世界香茶菜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前景 [J].
陈林姣 ;
李植华 ;
赖小平 .
中药材, 1996, (04) :169-17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M].吴寿金等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  
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M].孙汉董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9]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M].宁永成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10]  
医用药理学.[M].杨藻宸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