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Ⅲ)苯乙酸-1,10-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Bi2(PPA)6·(Phen)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15
作者
杨树平 [1 ]
韩立军 [2 ]
潘燕 [3 ]
吴争鸣 [1 ]
何欣然 [1 ]
陈丽娟 [1 ]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2] 淮海工学院数理学院
[3]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系及国家天然仿生药物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铋(III)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菌活性; 苯乙酸; 邻菲罗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27.5 [第Ⅴ族元素有机化合物(氮除外)];
学科分类号
070303 ; 081704 ;
摘要
合成了铋(III)苯乙酸-1,10-邻菲罗啉[Bi2(PPA)6·(Phen)2](HPPA=苯乙酸(C8H7O2),Phen=l,10-邻菲罗啉(C12H8N2))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100(6)nm,b=1.2617(8)nm,c=1.3324(9)nm,α=89.757(8)°,β=87.277(8)°,γ=81.155(8)°,V=1.5099(17)nm3,Dc=1.748g·cm-3,μ=5.890mm-1,Z=1,F(000)=780,残差因子R1=0.0484,wR2=0.1090[I>2σ(I)],S=1.002.标题化合物为双核铋(III)配合物,金属中心Bi(III)原子与三个苯乙酸根(PPA)中的6个氧原子、一个1,10-邻菲罗啉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桥连氧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九配位的扭曲三帽三方柱配位十四面体,围绕铋原子的价键总数VBi(1)=2.897,两个Bi(III)原子通过两个桥连氧原子连结成中心对称的分子,Bi…Bi间距离为0.4469(2)nm.初步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现出相似且良好的抑菌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3,4-二甲氧基苯乙酸邻菲啰啉镱(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光谱[J]. 余玉叶,刘建风,李花琼,赵国良.物理化学学报. 2010(06)
[2]   三元配合物M(trp)2(8-hq)[M=Sb(Ⅲ),Bi(Ⅲ)]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spanid="corr-video"class="type"style="display:none">附视频</span> [J].
钟国清 ;
陈明剑 ;
蒋琪英 ;
张志朋 .
人工晶体学报, 2010, (01) :281-286
[3]   镓-2,6-吡啶二甲酸与α-吡啶甲酸或1,10-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J].
孔晓朵 ;
孙怡 .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 21 (09) :1274-1278
[4]   稀土、钼酸、糠醛缩水杨酰肼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J].
夏庆春 ;
沈智慧 ;
何其庄 ;
许东芳 ;
彭子飞 ;
邵超英 .
化学学报, 2009, 67 (16) :1843-1850
[5]   二聚体配合物[Cd(5-oxo-4-oxa-tricyclo[4.2.1.0]nonane-9-carboxylicradical)2(phen)]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李薇 ;
李昶红 ;
杨颖群 ;
谢和平 .
无机化学学报, 2009, 25 (06) :1106-1109
[6]   砷、锑、铋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J].
张志朋 ;
钟国清 ;
蒋琪英 .
化学进展, 2008, (09) :1315-1323
[7]   含铋(Ⅲ)配合物的合成及铋的配位性质 [J].
蒋琪英 ;
沈娟 ;
钟国清 .
化学进展, 2006, (12) :1634-1645
[8]   次级键与晶体中锑(III)螯合物配位多面体研究 [J].
胡盛志 ;
陈明旦 ;
B.E.Robertson .
物理化学学报, 2005, (06) :646-652
[9]   一维链状2-氧-1(4H)-吡啶乙酸桥联钙配位聚合物[Ca(2-OPA)2(H2O)2]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J].
高山 ;
张竹艳 ;
霍丽华 ;
赵辉 ;
赵经贵 .
无机化学学报, 2005, (05) :771-774+616
[10]  
铋配合物[Bi(S2CNC5H10)2(NO3)]·[1,10-Phen]·0.5H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 尹汉东,王传华,许福泉.无机化学学报.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