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7段烃源岩及致密油潜力评价

被引:17
作者
宋兴沛
刘洛夫
徐正建
窦文超
杨悦舒
刘晓翔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烃源岩; 致密油; 勘探潜力;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由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的进程。为了阐明其烃源岩生烃条件,在大量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长7段烃源岩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预测了油气有利勘探区,为研究区延长组致密油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长7段沉积期,研究区烃源岩沉积中心位于姬塬、耿湾、环县东部及白豹—纸坊地区,长7段暗色泥岩平均累计厚度大,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已进入生油阶段,属于典型的优质湖相烃源岩,是该区延长组油藏的主力烃源岩。在研究区圈定了6个有利勘探区,分别位于定边以南的油房庄西部地区、姬塬以东地区、铁边城以南地区、铁边城东北部地区、环县东北部地区以及白豹以南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53 / 5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湖盆细粒沉积特征与富有机质页岩分布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 [J].
袁选俊 ;
林森虎 ;
刘群 ;
姚泾利 ;
王岚 ;
郭浩 ;
邓秀芹 ;
成大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 42 (01) :34-43
[3]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泥灰岩-砾岩致密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J].
赵贤正 ;
朱洁琼 ;
张锐锋 ;
鱼占文 ;
王吉茂 ;
郭永军 .
石油学报, 2014, 35 (04) :613-622
[4]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地质理论与实践 [J].
付金华 ;
李士祥 ;
刘显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6) :1091-1101
[5]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 [J].
段昕婷 ;
贺永红 ;
张彬 ;
郑艳荣 ;
王云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 (04) :606-611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延长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及模拟结果分析 [J].
黄彩霞 ;
张枝焕 ;
李宇翔 ;
邓南涛 ;
闫红星 ;
白雪 ;
罗梦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 35 (08) :21-27+0+5
[7]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研究 [J].
王香增 ;
任来义 ;
张丽霞 ;
贺永红 ;
杨超 ;
段昕婷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35 (04) :426-431
[8]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规律综述 [J].
刘显阳 ;
惠潇 ;
李士祥 .
沉积学报, 2012, 30 (05) :964-974
[9]   应用测井数据计算泥页岩厚度——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 [J].
李薇 ;
刘洛夫 ;
王艳茹 ;
张枝焕 ;
陆骋 .
中国石油勘探, 2012, 17 (05) :32-35+70+82
[10]   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及其应用: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 [J].
卢双舫 ;
马延伶 ;
曹瑞成 ;
李吉君 ;
王伟明 ;
李会光 ;
陈方文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3) :53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