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

被引:63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不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教育部城市与环境动态重点实验室
[3] 上海
[4] 教育部城市与环境动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 吉尼系数; 区位熵; 赫斯特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地区差距变动的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J].
罗浩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1, (01) :20-24
[2]   区域政策与经济成长(Ⅰ) [J].
萧政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 (12) :9-14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张莉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99, (04) :1-7
[4]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分析 [J].
申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08) :55-57
[5]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
[6]   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J].
陈文晖 ;
崔民选 .
人文地理, 1998, (01) :50-53
[7]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状况 [J].
宋德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03) :15-18
[8]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31-37
[9]   地区经济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 [J].
袁钢明 .
经济研究, 1996, (10) :49-56
[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 [J].
宋学明 .
经济研究, 1996, (09)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