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养分变异特征

被引:30
作者
焦峰
温仲明
焦菊英
李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杨陵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地; 土壤养分; 变异特征; 变异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延安、安塞和吴旗选择典型黄土丘陵不同植被类型区的不同年限退耕地为试点,通过S型方法采集土样,应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进行了养分分析,并应用传统统计学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空间变异。受传统农业影响的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的变异较大;而全P和速效P的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退耕年限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变异系数存在着明显差别。退耕初期,受耕作和施肥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植被特征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变异性较大;随着耕作施肥活动的停止和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消耗,使土壤养分含量有一个降低的过程,土壤养分的变异也较大;而随着植被恢复和群落演替的继续,植被枯落物逐步增多,土壤也逐步发育,植被指数与土壤养分均呈增长趋势,并在退耕地20年左右时达到稳定状态,但土壤的发育往往滞后于植被特征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冯明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安塞县志.[M].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杨文治;余存祖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4]  
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M].孙洪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土壤养分变异 [J].
王宏庭 ;
王斌 ;
卢朝东 ;
胡全才 ;
米保明 .
山西农业科学, 2003, (04) :40-43
[6]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齐伟 ;
徐艳 .
地理学报, 2003, (03) :333-342
[7]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J].
王军 ;
傅伯杰 ;
邱扬 ;
陈利顶 ;
余莉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73-1178
[8]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河北省遵化县为例 [J].
傅伯杰 ;
郭旭东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生态学报, 2001, (06) :926-931
[9]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土壤肥力研究及测土施肥中的应用 [J].
金继运 ;
张宁 ;
梁鸣早 ;
吴荣贵 ;
Sam Portch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6, (01) :8-15
[10]   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J].
李晓兵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