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担保品框架、债券信用利差与企业融资成本

被引:69
|
作者
黄振 [1 ]
郭晔 [2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3]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 债券; 信用利差; 融资成本; 增信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4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作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合格担保品范围内的资产价格与相关企业融资成本。本文基于2013年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的信用利差所受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会显著促进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信用利差的下降,起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第二,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债券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民企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大,其次是中央国有企业,最后是地方国有企业,原因在于央行对民营企业的增信作用较强。第三,当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当债券市场中合格担保品比例较高时,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信用利差的作用效果会减弱。因此,为支持经济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央行可以将相关债券或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引导其融资成本下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同时,应将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环境纳入考虑,让担保品管理框架更好地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