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何以发生:一个演化博弈解释框架

被引:4
作者
钱金保
任志宏
机构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演化博弈; 依赖系数; 美日经贸冲突; 贸易保护;
D O I
10.13510/j.cnki.jit.2021.01.002
中图分类号
F742 [国际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尝试从演化博弈视角解释国际经贸争端。从20世纪60-90年代美国和日本经贸冲突的典型事实出发,提炼双边经贸争端的基本特征,据此建立包含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经贸竞争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国际经贸合作收益的均衡份额取决于相对规模和相互依赖程度,并且随着这些因素动态变化。之所以出现国际经贸争端,是因为经贸规则决定的实际份额调整滞后于均衡份额变化。上述框架能够较好地解释美日经贸争端演变过程,具体来说,使用日美经济规模之比、日本对美国贸易依赖度、美国对日本贸易依赖度等三个指标作为理论参数的代理变量,计算得到的份额及其变化能够较好地解释美日争端的爆发、加剧、升级和结束。本文的边际贡献是对于国际经贸争端的发生原因提出一个跨学科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垄断竞争、利益集团与贸易战 [J].
吴韧强 ;
刘海云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829-848
[3]   关税结构的政治经济学解释——基于“保护待售”模型的博弈分析 [J].
刘海云 ;
吴韧强 .
经济学(季刊), 2008, (01) :345-358
[4]   日美贸易摩擦:由宏观经济摩擦转向制度摩擦 [J].
赵瑾 .
国际经济评论, 2001, (Z4) :53-56
[5]   贸易保护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 [J].
盛斌 .
世界经济, 2001, (01) :46-56
[6]   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其问题 [J].
胡方 .
日本研究, 1997, (02) :31-35
[7]   美日汽车贸易战评析 [J].
蒋树宽 ;
伍翰林 .
国际经贸探索, 1995, (06) :25-29
[8]   Reproductive competition triggers mass eviction in cooperative banded mongooses [J].
Thompson, Faye J. ;
Marshall, Harry H. ;
Sanderson, Jennifer L. ;
Vitikainen, Emma I. K. ;
Nichols, Hazel J. ;
Gilchrist, Jason S. ;
Young, Andrew J. ;
Hodge, Sarah J. ;
Cant, Michael A.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6, 283 (1826)
[9]   Punishment and cooperation in nature [J].
Raihani, Nichola J. ;
Thornton, Alex ;
Bshary, Redouan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12, 27 (05) :288-295
[10]   The role of threats in animal cooperation [J].
Cant, Michael A.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2011, 278 (1703) :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