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被引:228
作者
潘桂棠
朱弟成
王立全
廖忠礼
耿全如
江新胜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新资料; 地质特征差异; 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南北两侧;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冈瓦纳大陆北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 [大地构造分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迄今对冈瓦纳大陆北界的位置还存在激烈争论。随着青藏高原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以及各项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 ,为重新认识冈瓦纳大陆北界和评价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回顾早期有关冈瓦纳大陆北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从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大量新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出发 ,重点介绍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差异 ,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莫宣学 ;
段丽萍 ;
廖忠礼 ;
王立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3) :1-11
[2]   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INDEPTH)研究进展 [J].
赵文津 ;
赵逊 ;
史大年 ;
刘葵 ;
江万 ;
吴珍汉 ;
熊嘉育 ;
郑玉坤 .
地质通报, 2002, (11) :691-700
[3]   西藏中部拉萨地块古生代、中生代的超层序研究 [J].
李祥辉 ;
王成善 ;
吴瑞忠 .
沉积学报, 2002, (02) :179-187
[4]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取得重要成果 [J].
熊盛青 ;
周伏洪 ;
姚正煦 ;
薛典军 ;
刘振军 ;
张永军 .
中国地质, 2001, (02) :21-24
[5]   用现代地层学方法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J].
黄志勋 ;
马召军 ;
刘协章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1-19
[6]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J].
鲍佩声 ;
肖序常 ;
王军 ;
李才 ;
胡克 .
地质学报, 1999, (04) :302-314+388
[7]   利用MAGSAT卫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磁异常 [J].
安振昌,谭东海,王月华,徐元芳 ;
不详 .
测绘学报 , 1996, (03) :221-225
[8]   东特提斯多弧一盆系统演化模式 [J].
潘桂棠 ;
陈智樑 ;
李兴振 ;
徐强 ;
江新胜 .
岩相古地理, 1996, 16 (02) :52-65
[9]  
早二叠世冈瓦纳北缘构造古地理环境与杂砾岩成因剖析.[J].梁定益,聂泽同,宋志敏.特提斯地质.1994, 00
[10]   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 [J].
泰国卿,陈九辉,刘大建,顾群,熊杨武,李海孝 .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2) :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