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钻完井技术实践与展望
被引:54
作者:
伍贤柱
[1
,2
]
万夫磊
[1
,2
]
陈作
[1
,2
]
韩烈祥
[1
,2
]
李枝林
[1
,2
]
机构:
[1]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
[2]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碳酸盐岩气藏;
深井超深井;
钻完井技术;
井身结构优化;
个性化钻头;
优质钻完井液;
精细控压钻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四川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正在向着更深的层位进军,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深井超深井的多压力系统、可钻性差、超高压超高温、高含硫等诸多难题给钻完井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保障该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立足现场实践与技术攻关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十三五"期间安全快速地完成了诸如双鱼石构造双鱼X133井等一批井深8 000 m左右的超深井,深井超深井钻完井配套技术试验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的成果包括:①非标准井身结构优化,配合精细控压、承压堵漏等技术的应用,奠定了优快钻进、安全钻达地质目标的基础;②全面优选推广使用高效、个性化PDC钻头,有效地提高了难钻地层平均机械钻速;③研发应用的抗200℃高温、抗复合盐水等钻井液及主动承压堵漏技术,有效地减少了高温、高压盐水、井漏等复杂地层钻进的井下复杂情况;④精细控压钻井及精细控压固井技术应用于窄密度窗口、多压力系统、压力敏感性地层,平均钻完井液漏失量下降90%以上,复杂处理时间缩短85%以上,固井质量合格率提高20%以上;⑤集成应用的气体钻井等提速技术和工具,使得钻井周期和成本均大幅度缩减。结论认为,该试验攻关成果已基本支撑了四川盆地安岳气田天然气资源的快速转化、川西北二叠系和泥盆系天然气资源的重大发现;同时,为适应"十四五"期间四川盆地9 000 m以深的深层天然气开发,钻完井技术仍需要在抗高温井下工具、工作液等9个方面加快攻关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