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134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徐永昌
陈践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兰州,兰州,兰州,北京
关键词
缺氧环境; 地球化学; 判识指标; 综合应用;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2.026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在地质历史时期 ,古缺氧环境对沉积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质烃源岩而言较高的有机质数量、较好的有机质质量无疑是主要条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丰度等的研究 ,着重讨论了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有机质等判识缺氧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情况 ,并建立了缺氧环境基本特征及判识指标的综合体系。缺氧沉积中一般为V、Mo、Zn等金属和有机碳富集程度高 ,DOP >0 .4 0 ,V/(V +Ni) >0 .4 5 ,U/Th >0 .75 ,δCe >- 0 .1,Pr/Ph <1。研究表明 ,地球化学 -沉积学的综合指标能更有效地判识和反演古缺氧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古代深海底质氧控的遗迹化石群落 [J].
晋慧娟 ;
李育慈 ;
方国庆 .
沉积学报, 2003, (01) :75-80
[2]   白垩纪黑色页岩与海水含氧量变化——以西藏南部为例 [J].
万晓樵 ;
刘文灿 ;
李国彪 ;
李艳 .
中国地质, 2003, (01) :36-47
[3]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J].
Hiroto Kimur ;
文凤英 .
海洋地质动态, 2002, (04) :33-35
[4]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模式 [J].
侯方浩 ;
方少仙 ;
赵敬松 ;
董兆雄 ;
李凌 ;
吴诒 ;
陈娅娜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1) :38-46+5
[6]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王铁冠 ;
张爱云 ;
郭绍辉 ;
张水昌 .
沉积学报, 1999, (02) :147-152
[7]   湘西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意义 [J].
吴朝东 ;
杨承运 ;
陈其英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9, (01) :28-29+31-41
[8]  
缺氧环境与超大矿床的形成[J]. 范德廉,张焘,叶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9]   湖北巴东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J].
颜佳新 ;
徐四平 ;
李方林 .
岩相古地理, 1998, (06) :27-32
[10]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黑色页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大洋缺氧事件的讨论 [J].
尹观 ;
王成善 .
矿物岩石, 1998,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