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代油田与地壳构造关系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元龙
刘启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所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盆地; 地质构造; 隆起区; 新生代沉积; 生油; 莫霍界面; 地球间断面; 地壳构造; 中新生代; 远景区; 化学条件; 第三纪; 刘元龙; 断陷带;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82.02.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大陆地壳构造与中新生代油气田的关系。得出由于上地幔隆起引起的张应力能够使地表产生大裂隙,形成断层(特别是正断层),因而形成凹陷盆地,其中大部分为地洼盆地。其中可以形成较厚的中新生代沉积,有些岩石是利于生油的。在合适的温度、压力、化学及构造条件下,可以形成油田或气田。很明显,上地幔隆起区与中新生代盆地,特别是地洼盆地中的油气田具有相对应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根据下列条件来预测油田远景区;(1)莫霍界面隆起区;(2)与之对应的盆地,特别是地洼盆地,其中有巨厚的面积较大的宜于生油的沉积层;(3)有宜于生油的温度、压力、化学条件及较好的储油构造。文中还给出了一个预测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2]  
构造地质学.[M].(荷兰)L.U.狄塞特尔(DeSitter;L.U.)著;张文佑译;.科学出版社.1964,
[3]  
世界石油地理.[M].傅角今编著;.科学出版社.1959,
[4]   中国地壳与上地幔的地球物理探测 [J].
滕吉文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4) :346-350
[5]   中国油气田的大地构造类型和分布规律初探 [J].
陈国达 ;
费宝生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79, (01) :11-28
[6]   根据重力资料探讨北京—天津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构造 [J].
刘元龙 ;
王谦身 ;
赵建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1) :9-17
[7]   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的地壳构造及其地质意义的探讨 [J].
刘元龙 ;
王谦身 ;
武传珍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143-149
[8]   用压缩质面法反演重力资料以估算地壳构造 [J].
刘元龙 ;
王谦身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1) :59-69
[9]   辽南地区地壳构造轮廓 [J].
王谦身 ;
刘元龙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3) :16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