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5
作者
王全师
王欣璐
李华
吴湖炳
王明芳
张雪林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PET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肝移植; 危险性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7 [肝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对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评估并对术后复发病灶的早期发现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例(34例次)肝癌患者拟行或已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和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资料。肝移植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10例(12例次),其中8例(8例次)PET检查的目的是肝移植术前评估,2例(4例次)行PET检查的目的是了解介入综合治疗或手术切除后肝癌病灶的灭活情况及全身转移情况。肝移植术后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11例(22例次),检查目的是了解肝移植术后肿瘤有无复发转移,术后行PET检查距离肝移植手术日之间的平均时间为8·68个月。结果(1)肝移植术前评估的8例中有2例PET显示全身各部均未发现转移性病灶者,均按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有2例PET显示转移灶位于拟手术野区域内,也按期进行了移植手术(术中对局部的转移灶进行了外科清扫);有4例患者因已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放弃肝移植手术,而改用介入或其他内科治疗。(2)肝移植术后进行PET-CT扫描者11例(22例次),其中2例术后行PE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灶;1例术后发现霉菌性脑脓肿;其余8例(19例次)PET检查中发现移植的肝内出现复发病灶者4例,另外还发现肝左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肺内转移及多部位多发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脾脏内转移、胸壁胸膜转移、胸椎椎间孔等处转移征象。结论18F-FDG PET-CT的全身性扫描兼有对肿瘤显示高敏感性的优势,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患者因此改变了诊断分期及相应的治疗计划,它在肝移植的术前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肝癌与肝移植:争议与发展 [J].
樊嘉 ;
史颖弘 .
中国临床医学, 2003, (01) :1-3+2
[2]   Clinical usefulnes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s [J].
Iwata, Y ;
Shiomi, S ;
Sasaki, N ;
Jomura, H ;
Nishiguchi, S ;
Seki, S ;
Kawabe, J ;
Ochi, H .
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 2000, 14 (02) :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