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隆起背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区三叠系油藏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74
作者
赵靖舟 [1 ]
杨县超 [2 ]
武富礼 [1 ]
时保宏 [1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
[2] 西北大学
关键词
隆起构造; 三叠系; 油藏类型; 分布规律; 陕北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传统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简单,隆起构造不发育,因此构造因素对该斜坡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不起主要控制作用,其三叠系延长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随着钻井密度的加大(其目前井距一般已达100~200m左右),根据钻井资料进行的高精度构造编图研究发现,陕北斜坡隆起构造特别是低幅度的隆起构造实际上比较发育,且其类型主要为鼻状隆起,完整的穹隆构造较为少见且规模较小。就成因而言,一般规模较大、继承性好的隆起构造多与基底隆起有关,而小型隆起构造可能主要为差异压实成因。而且,隆起构造对三叠系延长组油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鼻状隆起构造附近,油气通常最为富集。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运移特征分析 [J].
席胜利 ;
刘新社 ;
王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3) :229-235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灵盐定地区油藏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J].
周瑞 ;
胡学智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4) :390-394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长3油层油气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分析 [J].
王建民 .
矿物岩石, 2000, (04) :42-45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J].
王仲应 ;
庞正宽 ;
李春玉 .
断块油气田, 1996, (04) :9-14
[5]   陕甘宁盆地东部巨型重力高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杨俊杰 ;
张伯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6) :11-17
[6]  
张文昭主编.中国大油田勘探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7]  
牟泽辉等著.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成油体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8]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编.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论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9]  
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中国石油地质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