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南凹陷沙河街组重力流水道砂体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模式

被引:13
作者
刘正华
杨香华
汪贵峰
黄海龙
张帆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系
关键词
重力流水道;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模式;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2.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层物性既受沉积相平面分区性的控制,又受成岩作用的垂向分带性的控制。因此,根据不同地质背景与微相类型,建立具体的成岩作用模式,对储层评价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在分析歧南地区沉积相平面展布和垂向层序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沙河街组的42块样品进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级发光、X-衍射、古地温分析,总结了重力流主水道砂体和重力流水道侧翼、水道末梢砂体的成岩作用特征以及孔隙演化模式,指出在进行重力流水道砂体进行勘探部署时,应选择主水道中心部位进行钻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