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北部的全新世火山碎屑沉积

被引:9
作者
刘焱光 [1 ]
曹东林 [2 ]
张德玉 [1 ]
孙吉林 [3 ]
NIELSEN Ole Bjerslev [4 ]
石学法 [1 ]
机构
[1] 玉门油田作业公司
[2] 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奥胡斯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冲绳海槽; 全新世; 火山碎屑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分析了冲绳海槽北部的CSH1岩芯沉积物中矿物组成、化学元素质量分数和粒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新世期间,日本九州岛发生了2次大规模火山喷发活动,造成大量的火山物质沉积在冲绳海槽北部。从岩芯最上部的沉积物中可识别出2层火山碎屑沉积,它们都具有沉积物粒径突然变粗、SiO2和Na2O等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突然增加以及粘土矿物、挥发份、Fe2O3、MgO、CaO和Sr的质量分数迅速下降等特征。沉积物粒度数据的端员分析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硅酸盐碎屑是由陆源碎屑物质和火山灰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有火山物质混入的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多呈现双峰模式,粒度众数值分别为74.3和7.81μm。浮游有孔虫壳体的AMS14C测年结果表明,2层火山碎屑所对应的火山喷发年代分别为7 210和10 870 cal.aBP。其中前者与K-Ah火山的喷发时间一致,后者可能与Kuju火山在1210 cal.kaBP期间的喷发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冲绳海槽北部CSH1孔岩石磁学特征及其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 [J].
葛淑兰 ;
石学法 ;
吴永华 ;
李德贵 ;
熊应乾 ;
SAITO Yoshi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6) :58-66
[2]   冲绳海槽DGKS9603孔细粒沉积物元素组合特征及其意义 [J].
熊应乾 ;
刘振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2) :61-71
[3]   冲绳海槽中段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元素地层 [J].
刘焱光 ;
孟宪伟 ;
李铁刚 ;
吴世迎 ;
王湘芹 ;
辛春英 ;
任红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4) :50-58
[4]   冲绳海槽陆源碎屑峡谷通道搬运与海底扇沉积 [J].
李巍然 ;
杨作升 ;
王琦 ;
曹立华 ;
王永吉 ;
王先兰 .
海洋与湖沼, 2001, (04) :371-380
[5]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定量分离:Sr-Nd同位素方法 [J].
孟宪伟 ;
杜德文 ;
吴金龙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19-326
[6]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段岩心中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的阶段性 [J].
郭峰 ;
杨作升 ;
刘振夏 ;
郭志刚 ;
范德江 ;
SaitoY ;
BerneS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3) :117-126
[7]   基于地球化学参数的海底沉积物端元定量判识方法研究 Ⅰ.分离沉积物端元的最优斜交成分因子算法 [J].
杜德文 ;
孟宪伟 ;
吴金龙 ;
韩贻兵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4) :70-77
[8]   冲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翟世奎 ;
干晓群 .
海洋与湖沼, 1995, (02) :115-123
[10]   冲绳海槽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 [J].
赵一阳 ;
何丽娟 ;
张秀莲 ;
李凤业 ;
贾凤梅 ;
夏青 .
海洋与湖沼, 1984, (04) :37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