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140~85Ma热窿伸展作用——年代学约束

被引:55
作者
许长海
周祖翼
马昌前
PW.Reiners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DepartmentofGeology,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Pullman,上海 ,上海 ,武汉 ,WA-,USA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热年代学; 冷却特性; 伸展热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区域热年代和差异冷却特性表明,140~85Ma大别造山带进入热窿伸展作用时期,由此引发基底广泛熔融、北淮阳剧烈火山喷溢以及合肥盆地断陷等过程.这次热窿事件包括强热伸展阶段(140~105Ma)和晚期衰退阶段(105~85Ma).在强热伸展阶段,热窿区集中在大别/红安地块,并以大别地块热窿作用最为强烈,某种意义上可将红安地块视为大别热窿翼部.大别热窿构造包括麻城-岳西热轴、穹核组合及其外围翼部,热轴平行造山带延向展布,北淮阳与高压/超高压(HP/UHP)岩石构成下滑翼部,岳西、罗田热窿核分别占据麻城-岳西热轴东、西两端,它们最终成型时代不一致、热窿伸展进程伴随着大别强热中心沿着麻城-岳西热轴迁移摆动,如果将热窿事件与造山带根部拆沉相联系,这种拆沉作用应以间歇性、迁移性、规模性与区域差异性为特征.在伸展衰退阶段(105~85Ma),大别造山带仍显现穹状热窿布局,但其伸展强度、岩浆活动显著减弱.解析热窿伸展作用,对于认识大别HP/UHP岩折返模型、“南北大别界限”以及造山过程机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3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合肥盆地中生代充填序列及其对大别山造山作用的指示 [J].
李忠 ;
孙枢 ;
李任伟 ;
江茂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256-263
[2]   北大别灰色片麻岩原岩性质的探讨:Sm-Nd同位素年龄及同位素成分特点 [J].
郑祥身 ;
金成伟 ;
翟明国 ;
石永红 .
岩石学报, 2000, (02) :194-198
[3]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游振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9-17
[4]   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杨祝良 ;
沈渭洲 ;
谢芳贵 ;
陶奎元 ;
沈加林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4) :384-389
[5]   大别山中生代钾质岩浆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剥露机理 [J].
马昌前 ;
杨坤光 ;
许长海 ;
李志昌 ;
CarlEhlers .
岩石学报, 1999, (03) :379-394
[6]   大别山辉石岩-辉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曙光 ;
洪吉安 ;
李惠民 ;
江来利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351-352+354
[7]   大别山罗田“走滑剪切带”发现的意义——与美国弗朗西斯科群对比后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J].
刘源骏 .
湖北地矿, 1999, (02) :2-12
[8]   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J].
刘文灿 ;
王果胜 .
现代地质, 1999, (02) :23-29
[9]   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J].
薛爱民 ;
金维浚 ;
袁学诚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3-5
[10]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分析 [J].
周进高 ;
赵宗举 ;
邓红婴 .
地质学报, 1999, (01)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