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自发渗吸渗流作用

被引:35
作者
许建红
马丽丽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渗吸驱油; 毛细管力; 自发渗吸采出程度; 等比例关系;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5.03.020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裂缝和基质中流体渗吸作用是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开采依据的重要机理。通过自发渗吸实验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在不同渗透率级别下岩心的渗吸驱油机理,结果表明,该类油藏的油层渗吸体系因毛细管力较高,其渗吸过程为毛细管力支配下的逆向渗吸,毛细管力在吸渗过程中可作为驱油的动力;渗吸早期产油量高,约50 h后产油量明显降低,最后基本不产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岩心自发渗吸采出程度平均为12%,其自发渗吸采出程度随渗透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大于2×10-3μm2时,自发渗吸采出程度的增加并不明显,孔隙结构越好越有利于自发渗吸作用发生。由于岩心和油藏储层尺寸存在差异,因此对实验结果进行等比例关系处理,使实验值可以用来预测实际油田开发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
    李南
    程林松
    陈泓全
    田虓丰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4) : 78 - 80+116
  • [2] 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
    李爱芬
    凡田友
    赵琳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5) : 67 - 69+77+115
  • [3] 表面活性剂对中性砂岩渗吸的影响
    彭昱强
    郭尚平
    韩冬
    [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4) : 48 - 51+114
  • [4] 低渗透油藏自发渗吸驱油实验研究
    李士奎
    刘卫东
    张海琴
    萧汉敏
    [J]. 石油学报, 2007, (02) : 109 - 112
  • [5] 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油藏多孔介质渗吸机理研究
    朱维耀
    鞠岩
    赵明
    陈权
    杨正明
    [J]. 石油学报, 2002, (06) : 56 - 59+3
  • [6] 裂缝性低渗透油层渗吸作用的数学模型
    计秉玉
    陈剑
    周锡生
    李莉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 711 - 713+726
  • [7] 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M].张英芝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8] 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M].袁士义;宋新民;冉启全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 [9] 油层物理学.[M].秦积舜;李爱芬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